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国际刊号:1000-2286
国内刊号:36-1028/S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1328 人次
 
    本刊论文
施肥对青海蚕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摘要:采用3年的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7种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海蚕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单施有机肥处理外,各施肥处理与对照间蚕豆产量和秸秆产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经济产量和秸秆产量最高。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NPKM)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粒数、单株荚数和主茎分枝数等指标较其他施肥处理具有更为明显的综合优势,且以上指标与蚕豆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93 9、0。818 1、0。806 7、0。795 4。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NPKM)相对于其他施肥处理,各养分指标均有明显提升,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和恢复。


  关键词:有机肥;蚕豆;产量;土壤养分中图分类号:S551+。4。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4-0684-04Effect of Applying Fertilizer on the Yield of Broad Bean and the Content of Soil Nutrients in Qinghai ProvinceLI Yue-mei(Soil and Fertilizer Institute, Qi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Xining 810016, China)Abstract: The effects of 7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the yield of broad bean and the content of soil nutrien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field plot location experiment for 3 years indicated that, except in the applying manure solely treatment, the yield in application fertilizers treatm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heck treatment(P<0。05),especially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organic manure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NPKM) .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yield indexes (yield per plant, effective bean number per plant, bean pod per plant and branch number of caulis) and the bean yield(P<0。05) ,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793 9, 0。818 1, 0。806 7, 0。795 4 respectively。 The NPKM treatment had advantage over other treatments on yield indexed mentioned above。 The content of soil nutrients increased especially in NPKM treatment, which indicated that combined applying of organic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was more helpful to the increasing and renewing of soil fertility than other fertilizering patterns。


  Key words: organic fertilizer; broad bean; yield; soil nutrients青海省由于地处高原,全省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气候冷凉,适宜种植的作物主要以喜冷凉的春小麦、春油菜、马铃薯、蚕豆、豌豆、青稞为主。其中蚕豆是青海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多以直接原料出口为主,也是农民增收的优势作物之一。截至2009年,蚕豆播种面积为2。823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5。5%,年生产量为9。1万t[1]。随着青海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蚕豆产业发展迅速,但当地农民在蚕豆生产中存在多项问题,如施肥品种单一,集中在尿素、磷酸二铵等少数肥料;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重氮肥和磷肥,轻视钾肥,以上问题造成了肥料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影响了农民的增产增收,限制了青海省蚕豆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连续3年的定位试验,探讨了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蚕豆产量、秸秆产量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基本概况试验于2007~2009年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试验地进行。海拔2 360 m,气候类型属典型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量368。2 mm,年均气温5。7℃,年均日照时数为2 762 h,年均>10℃积温为2 037。3℃,年均>0℃积温为2 749。5℃,年均无霜期130 d。土壤类型为淡栗钙土,土壤质地为中壤,其主要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制。


  1。2试验设计与方法供试蚕豆品种为青海10号,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N、P、K、NP、NPKM、M,各处理具体肥料用量参见表1。各肥料养分以N 60 kg/hm2,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 m2。


  供试有机肥为青海恩泽农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酵素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50 g/kg。按不同肥料处理在播前将所有肥料均匀撒施后耕翻,每年3月底统一播种,9月上旬收获,基本苗为15万株/hm2,行距30 cm,株距15 cm。


  1。3测定项目与方法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收获前每小区选取15株进行室内考种得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有效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各指标数据。以小区为单位实收,换算出单位面积秸秆产量和经济产量(kg/hm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在第三年作物收获后在不同处理小区中多点采样后混合为一个土样,风干后分别过1。00 mm和0。25 mm筛。有机质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全氮采用凯氏蒸馏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全磷采用高氯酸-浓硫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全钾采用氢氟酸-高氯酸消化-火焰光度计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测定;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


  1。4数据分析图表中数据均为平均值,图表用Excel软件进行制作,用SPSS11。5的ANOVA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蚕豆经济产量的影响图1为连续种植第3年不同施肥处理的蚕豆经济产量分析结果,施肥对蚕豆经济产量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幅为23。27%~67。66%。其中NPKM处理蚕豆经济产量最高,达4 625 kg/hm2,其次为NP处理和单施N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M)的增产幅度最小,经济产量为3 400。5 kg/hm2。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不施肥对照(CK)除与单施有机肥处理(M)间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施肥处理N、P、K、NP、NPKM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NPKM与NP、N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与P、K、M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氮磷肥配施、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均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蚕豆产量。许多学者应用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上进行研究均表明有明显的增产效果[2-6]。


  2。2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蚕豆秸秆产量的影响图2为不同施肥处理对蚕豆秸秆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均有利于蚕豆秸秆产量的增加,各施肥处理增产幅度在6。01%~41。45%。其中NPKM处理蚕豆秸秆产量最高,达7 851。0 kg/hm2,单施有机肥处理(M)的增产幅度最小,产量为5 884。0 kg/hm2。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不施肥对照(CK)与单施有机肥(M)处理和单施磷(P)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施肥处理N、K、NP、NPKM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NPKM与NP、N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与P、K、M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还表明,秸秆产量高的处理其相应经济产量较高,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980 0,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蚕豆秸秆作为获取高产的物质基础,对经济产量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蚕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2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蚕豆产量性状如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有效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氮磷肥配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NPKM)具有更为明显的综合优势,在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粒数、单株荚数和主茎分枝数等指标上均优于其他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的收获指数均高于对照,且NP、NPKM处理较其他处理略高。


  对各产量构成因素与蚕豆经济产量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3)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粒数、单株荚数和主茎分枝数与经济产量间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93 9、0。818 1、0。806 7、0。795 4,说明这几个指标对蚕豆经济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株高、百粒重在此研究中与经济产量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就单株产量而言,其与百粒重、单株荚数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单株有效粒数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07 9(P<0。01);百粒重与单株有效粒数间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几个因子的共同作用使产量产生差异。


  2。4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在连续种植3年后,对各施肥处理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分析,表4为各养分指标测定结果。研究表明,3年连作后,各处理间pH值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有机质含量施肥后均较对照有所提升,增幅为0。84%~3。89%,其中NPKM处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最高,P处理增加最少;全氮含量施肥后也均呈增加趋势,增幅为0。79%~7。87%,其中NPKM处理增幅最高,其次为N处理和M处理,增幅均为2。36%;各处理全磷含量比较,在N处理和K处理中均较对照下降,其中N处理下降3。02%,K处理下降1。72%,P、NPKM和M处理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NP处理未发生变化;全钾含量在N、P处理中均较对照减少,而K、NP、NPKM处理则呈增加趋势。各速效养分与对照相比,碱解氮均有所增加,增幅在7。55%~12。26%;速效磷在连续施肥3年后亦呈增加趋势,其中P处理增幅最高,达146。38%,不施用磷肥的N和K处理增幅亦在1。45%和8。70%;速效钾除N、P处理下降外,其他施肥处理均有所增加,其中NPKM处理速效钾含量达170 mg/kg,增幅最高,为49。12%。


  汪惠芳等[5]认为在新垦红壤上进行春大豆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有明显的培肥、增产效果;王奎波等[7]对小麦的研究表明,应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增加,单施有机肥则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廖海秋等[8]在潜育性水稻土上的研究表明,5年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仍能明显提高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研究结果与以上学者研究结论相近。


  3结论1)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青海省大田蚕豆产量和秸秆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秸秆产量与经济产量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980 0,达极显著水平。


  2)在蚕豆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NPKM)在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粒数、单株荚数和主茎分枝数等指标较其他施肥处理具有更为明显的综合优势,且以上指标与蚕豆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3)连续施用氮、磷、钾肥和有机肥3年后可不同程度影响土壤养分状况。不施钾的N、P处理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下降,不施磷肥的N、K处理的全磷含量较对照减小;连续施用磷肥3年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快速增加146。38%;NPKM处理各养分指标均有明显提升,相对于其他施肥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和恢复。


  参考文献:


  [1] 青海省统计局。2009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王殿武,刘树庆,霍习良,等。冀西北高原旱地栗钙土有机无机复合与培肥效应研究[J]。 土壤通报,1998,29(3):109-ll0。


  [3] 张满堂,古汉虎。湘北红壤性旱瘠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效果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7(1):4l-44。


  [4] 刘恩才, 陈永祥, 肖祖荫。 玉米根茬、秸秆还田的增产效应研究[J]。 土壤通报,1998,29(1):ll-13。


  [5] 汪惠芳,朱丹华,郑连光。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新垦红壤春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7(6):35-36。


  [6] 李春明,熊淑萍,赵巧梅,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冠层结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287-4293。


  [7] 王奎波,余美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4,25(3):109-111。


  [8] 廖海秋,施卫明,严蔚东。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性水稻土肥力水平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8,29(6):248-249。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